山东高密:成立虚拟教研室盘活城乡名师资源
发布者:admin 来源: 发布时间:2015-06-27
“我们学校是一处农村教学点,只有2台微机,教师平均年龄49岁,实行包班制教学,教研活动开展不起来。现在好了,市里成立了虚拟教研室,每星期都开展联片教研,使我们也有机会听名师讲课,和名师一起研讨,自己感觉年轻了,教学更有劲了。”山东省高密市夏庄镇新赵小学52岁的郭振美老师深有感触地说。 2009年以来,高密市积极改革县域教研机制,盘活名师资源,从全市中小学聘任182名拔尖教师,成立了26个虚拟教研室,由名师兼任研究员,分片开展校际协作教研,重点向农村学校延伸,实现了城乡学校教研全覆盖。 “虚拟教研室不是一级行政组织,而是学科型专业研究团体。通过搭建多元教研平台,发挥名师引领作用,聚焦课堂教学,关怀师生成长,推进教学创新。”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杨宗荣介绍了虚拟教研室的职能定位。 虚拟教研室定期开展课堂观摩、送课下乡、名师讲座、帮扶指导、教改实验、课题研究、联片教研。同时,在高密教育网开通教研在线频道,开展网络互动教研、网上课堂点评、名师对话交流、教学成果展示,实现了校本教研与名师资源互动共享。虚拟教研室以其权威性、开放性、灵活性和实效性,成为全市中小学教研的动力引擎。 为了确保虚拟教研不“虚”,高密市推出了“321”工作制,要求每个虚拟教研室由学科教研员兼任主任。虚拟教研室主任每周3天到学校调研指导,2天时间进行集体研究,1天时间组织开展周六研究课和教师培训。 虚拟教研室内部实行“统分合”机制,集体研究统一行动框架,虚拟教研室成员分别包靠一所学校,诊断教学问题,整合优秀教学成果进行推广,同时建立问题库,实行问题招标和项目管理,共同破解问题。 虚拟教研室使教研活动由封闭走向开放,名师经验转变成群体的智慧。由虚拟教研室组织开展的“双线、双动力”研究、小课题研究、知识树研究,催发了教学改革勃勃生机,全市形成了一大批响亮的教学品牌。两年来,在新的教研机制下,全市开展小课题研究1260多个,有53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、创新燎原奖、金点子奖等奖项,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。(通讯员
孙世杰 邱昭山) 《中国教育报》2010年11月22日第3版
|